除了辯論賽,茶樓又推出了各種征稿,出題讓學子投稿,優異者也獎勵脂玉白。征稿題更偏實用性,都是政事問題,比如治水、征稅、募兵等等。
漸漸地,便有人察覺出來了,這茶館的老闆來頭甚大,怕不就是組織這次考試的那位吧。
不少人意識到,這極有可能便是上升的渠道啊。于是很多人都紛紛參與到征稿中來,倒是最初熱鬧非凡的辯論賽逐漸冷清了下來。
每日茶館裡收到的投稿函便有幾十篇。
還沒正式考試,蕭彧就已經開始出題考校這些士子了,希望能夠從中選拔出可用的人才。畢竟考試隻有一場,并不能完全看出一個士子的才能。
這也就意味着,他每日都多了新工作,要審閱經過向陽與賴峰初審過的文章。這些都算是開卷考試,雖然不能完全真實評估一個人的能力,但其大緻觀點還是能夠看得出來的。
蕭彧對一些表現得不錯的學子便圈點起來,并且叫吉海、青悠、霜落等人将優秀的稿子謄抄出來,張貼在茶館的公示欄中,供大家參閱,以示表彰。
于是每日等茶館開門,看新被選中的稿子便成了這群學子們的首要日常,若是有被選中的,便如中了頭彩一般興奮。
裴凜之看着蕭彧熬得發青的眼圈,忍不住歎息:“你又何必如此呢。反正都是要經過考試才能選拔,現在看了又不能作數。”
蕭彧說:“如何不能作數?考試又不是選拔人才的唯一标準。”他已經從這些天的投稿中發現了幾個文章寫得不錯的人,如果這些人沒有考中,也是可以選拔出來用一用的。
裴凜之說:“那你就讓大家幫你看,不必事事躬親。”
蕭彧露出憨笑:“你要理解我求賢若渴之心。現在朝中最缺的就是人手,我希望能從這一批考生中選出一批能用之人。往後這批人培養出來了,就都是我們的得力幹将了。”
裴凜之擡手輕輕撥開他額上的發絲,溫柔地說:“辛苦你了。我也希望能夠挑出一批武将來。”
這次不僅安排了文考,也有武考,武考包括書面考試與實踐考試,書面考的是軍事知識,實踐則為沙盤演練與比武考試。
通常來說,武官選拔最好的方法還是從基層提拔上來,因為有足夠豐富的實戰經驗,但軍中也需要思想指導,配備素養較高的官員是很有必要的,甚至還可以安排文官進軍中擔任職務,負責引導将士們的思想。
蕭彧要打造一支有素養有追求的軍隊。
自從一鳴社創辦之後,青樓那邊産生的花邊新聞就少了許多。
而且不少學子從茶館出的辯題和議題中,察覺出出題者對女性的态度,他似乎并不喜歡輕視女性的人。有了這個認知,那些有追求有抱負的人誰還敢往槍口上撞啊,自然是不敢往青樓跑了。
對這次考試最為期待的便是寒門學子,新帝似乎很不喜歡九品中正制,從第一天的辯題也能看出來,所以才設了這次選拔考試,這就意味着:寒門學子的春天到了,他們終于不用再因為出身問題被打壓了。
三月初一,是選拔考試正式開考的日子。
二百六十三名學子進入考場,開始答題。考試的内容比較複雜,并不是簡單的做文章發政論,還有各種地理常識、水利知識、農學知識、律法知識、算數甚至是基本的生活常識,最後的大題才是政論題。
考試時間為一天,午間由公差送飯食進入,如需如廁,便搖鈴示警,監考人員會領着去方便。
其實蕭彧本打算考兩個時辰,但考慮到這一場考試事關百姓将來的民生,就不得不慎重一點,讓考生們也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如何作答。
考試題目是蕭彧和裴凜之出的,還請教了王啟。王啟雖然沒有答應出來做官,如今也差不多相當于蕭彧的幕僚。
他在官場浸淫多年,處理起問題來顯然要比蕭彧老到,隻是某些觀點和方式會和蕭彧的理念不合,這個時候,蕭彧便會堅持自己的觀點。
考試結束之後,王啟作為考官,擔任了判卷的任務。
當然,每一份試卷都要經過三個人之手,除了王啟,還有賴峰和向陽,因為賴峰和向陽比較了解蕭彧的偏好,這樣便能将王啟覺得不好但又可能符合蕭彧喜好的試卷留下來。
二百六十三份試卷,初審過後,得分六十以上者不到一半,因為考校的内容太寬泛了,盡管蕭彧已經提前給大家劃定了考試範圍。
蕭彧還是親自看了這二百六十三份試卷,實在是濫竽充數的就不能用了,有可圈可點的,還是可以留下來,如果面試過後能夠及格,便可以派到地方去擔任個小吏。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和CP捆綁營業後我彎了+番外 迷蹤界影 将軍的神醫夫君(短) 我,落榜美術生,從酒館演講開始 絕世唐門:開局和帝皇瑞獸貼貼 我憑靈香治蠱,搞定冷飒國師 玄學大佬穿成豪門炮灰小少爺+番外 小花蛇 我靠雲種植苟命後爆紅了[穿書]/穿成惡毒反派後和男主HE了+番外 我見風雪+番外 沐行記 學習看見自己 問情 絕代妖醫 揣崽後攝政王為我登基了 我的戀愛模拟器果然不正經! 燦口吐蓮+番外 我路明非絕不吃癟 (綜同人)無法成為英雄的我們[綜]+番外 被太監糟蹋之後+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