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回寫了賈府過端午的情形,不過,卻是采取側寫和閑筆的方式,在寥寥數語中不經意間帶出。
一是王夫人安排端午午宴:"這日正是端陽佳節,蒲艾簪門,虎符系臂。午間,王夫人置了酒席,請薛家母女等賞午"。
因那時薛家母女住在榮國府,王夫人作為薛姨媽的親姐姐,便請了她們一起過端午。因古時規矩,端午節這天的中午,娘家人可以互相宴請,稱"賞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也有把小孩送到外公外婆家去的,叫"躲午",這也是端午節之所以也稱"躲午"、"賞午"之故。
端午節插艾蒲、系虎符等重要習俗也由此引出。因古時五月也稱毒月,除了佩香囊驅毒外,在門上插艾蒲等香草,也可以驅趕蚊繩蟲蟻以驅邪避邪。
此外,還可用绫羅等織物制成小老虎形狀的物件,系在兒童手臂上,稱為"系虎符",亦可以避邪消災。
當然,"賞午"宴上喝雄黃酒的作用也主要是驅毒避邪。至于賞石榴花、吃櫻桃桑葚等時鮮果品,隻是過端午應時應景的生活習慣而已。
二是林黛玉的玩笑話帶出端午吃粽子這一重要習俗。
書中沒有像除夕、元宵等節那樣正面描寫過端午的濃重,而是閑閑的不經意間帶出賈府過端午吃粽子這一重要習俗。
因端午節賈寶玉與晴雯發生了不愉快,恰好林黛玉來怡紅院看見了這一情形,便打趣道:
"大節下怎麼好好的哭起來?難道是為争粽子吃争惱了不成?"
就黛玉這句玩笑話,便可感知賈府過端午其實也是很隆重熱鬧的,尤其是大觀園那一幫青春女兒,對端午節還是很在意的。
四、62回、63回續寫端午另外的習俗
端午節在《紅樓夢》中的作用還不僅如此。
因《紅樓夢》着力于為閨閣女子立傳,而端午節除了稱"賞午"、"躲午"、"重午"及"五月節"等等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名頭,叫"女兒節"或"端午女兒節",故《紅樓夢》對端午節情有獨鐘,在62回、63回又續寫了端午另外的習俗,也就是紅樓女兒們喜歡的活動方式。
62回主要寫了香菱與芳官、蕊官等四、五個女孩在賈寶玉、薛寶琴生日前後,去園子裡"鬥百草"的情景:都滿園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來兜着,坐在花草堆中鬥草。
香菱等人鬥草采取的是"武鬥"遊戲,尤顯出她們這些紅樓女兒天真絢爛的生活狀态,是那樣的童真童趣,是那樣的簡單快樂,真好!
63回主要寫尤氏帶着賈珍的侍妾佩鳳偕鴛遊玩時"蕩秋千"的場景:賈寶玉生日過後,佩鳳偕鴛兩個侍妾随着尤氏來到悅紅院,佩鳳偕鴛便去"蕩秋千",惹得寶玉大樂,道:"你兩個上去,讓我送。"
這一場景,引出端午"蕩秋千"習俗外,亦彰顯出紅樓女兒們自娛自樂的簡單與純粹。
那正是"端午女兒節"賦予紅樓女兒們的幸福和美好。切如《紅樓夢》開篇中的脂批:"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亦可使閨閣昭傳,複可悅世之目……。"
綜上所述,《紅樓夢》中的端午節,的确不同凡響,大有玄機,須得細細品讀方曉其味呢。
喜歡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請大家收藏:(zuoyexs)樂天派流浪的貓的新書【左葉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許雨晴沐長風 科幻天庭,大秦我包攬金榜 推銷誤入帝皇群,皇帝們震驚了! 我兒朱雄英 末世之獨寵女配 我垂釣諸天萬界 滿級大佬種田日常 讓你衡山習劍,你竟斬破諸天? 快穿反派男神有點皮 穿越之我乃王妃 那時偷偷戀着他+番外 打斷腿,爬上鋪+番外 正德明君 綜武,帶着李蓮花當老六 管不住的心+番外 過氣小明星的海怪男友+番外 香江往事 穿成銀魚後,他對我一見鐘情了 江果果顧寒煜 大唐廣播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