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他們還是先去附近的公園散散步,現公園裡也比日常人多之後,才去了音像店。
這時候路面上在放的音樂有不少都是網絡哥卻,其實内地的網絡音樂在千禧年之前就出現了,此後進一步展,直到o年開始,随着國内網絡的展而走上了快車道。
後來很多耳熟能詳的網絡歌曲基本都是在這幾年出現的,也可以算是一個音樂從“專業人士”走向草根的過程。
在後世很多歌手都已經将網絡作為第一平台,這其中除了實體的日漸沒落,跟網絡平台的擴大、越深入人群中,用戶也擴大到老人和小孩群體有關系。
而既然平台都換了,那那個時候自然沒有人再拿什麼網絡音樂說事兒了。
都是在這一塊兒混飯吃的,你還能說你就比我高貴多少麼?
但在這個時候來說,網絡歌還是被很多人覺得瞧不起,甚至認為是“不入流”地。
包括後面的所謂“qq音樂三巨頭”,他們後來能站起來不外乎兩個原因,聽他們歌的一代人長大了,也逐漸有話語權了,另外就是事實證明了專業音樂也會大俗,網絡音樂也能登大雅。
寫歌的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為大衆創造精神食糧,你能說包子饅頭和米面誰更高雅麼?
那聽歌的人就更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了,聽衆更沒必要代入感太強,覺得自己聽得音樂高雅就好像自己這個人也跟着高貴了幾分一樣。
不過随着去年月的時候周董新專面世,雖然這張名叫《我很忙》的專輯受到不少诟病,所謂周郎才盡的評價再次如期上線,市面上也充斥着不少批評。
尤其是主題歌的曲風,很多人覺得怪異聽不習慣。
以前覺得沒有驚喜沒有改變的是他們,有改變了又開始嫌棄,覺得以前的風格好了,實屬難伺候。
但這些所謂專業的評論,一點也不影響專輯裡面的不少歌曲開始霸占商業街道的音響,這其中除了着重宣傳的主打歌牛仔很忙,“甜甜的”和“青花瓷”應該是點播概率最高的了。
不過這時候的青花瓷還沒有真正到街知巷聞的時候,得在兩個月後的春晚上周董登台演唱,才讓這歌取代雙節棍成為許多上了年紀的人眼中對周傑倫的新印象。
都說了嘛,周傑倫靠着快歌收割年輕觀衆,然後再用中國風打入中老年群體。
當然了,總體上他跟中老年聽衆還是有壁,除非他的那些歌迷也變成了中老年。
實際上單從歌手和歌曲來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對應覺得最好的,倒也實在沒必要跨時代去比較,安心聽自己的歌就行了。
李勇跟朱鎖鎖過來的時候,這家音像店也正在循環播放周董新專,正好到專輯主打歌“牛仔很忙”,朱鎖鎖皺了下眉,然後就銳評道:“這歌我被動聽了好多遍,還是不太喜歡。”
李勇看她在新專上架尋找着什麼,便問道:“那你喜歡專輯裡的哪歌?”
“唔,非要說的話,蒲公英的約定吧。”
這專輯都出了兩個月,學校裡也沒少放過,所以朱鎖鎖雖然不太喜歡周傑倫,但也基本聽過,當然是有資格評價的。
李勇笑了笑,“是因為那部電影吧?”
周傑倫的确很忙,對比起後來那樣偷懶整天隻知道玩,現在簡直是拼命三郎的樣子。
他今年不僅出了新專輯,還出了自己自編自演的導演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蒲公英這歌是裡面的原聲音樂重新填詞後,跟着新專輯一起出來的。
李勇以前高中的時候,還買過這電影的dv,然後因為裡面附送的一張“秘密”的曲子,跟一個學鋼琴的學姐扯上了關系。
當然,結局決定了這大體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現在回想起來李勇還有些唏噓。
他在這兒突然傷春悲秋,朱鎖鎖隻是應了一聲,然後似乎是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專輯,拿起來看了起來。
李勇看了一眼,似乎是華納唱片布的經典歌曲精選集,這是又在薅羊毛了。
朱鎖鎖跟蔣南孫似乎都比較喜歡老歌,跟着家裡人從小受到港片、港星影響太深,對于世紀初的這些歌星、影星反倒不怎麼感冒。
李勇在這方面倒是沒有絕對的喜好,他既能接受現在的歌,也會現許多過去的驚喜,隻是後面漸漸地不怎麼聽歌了,因為聽來聽去都沒那個味了,也或許是因為他自己開始到了懷舊的年紀了吧。
“對了,你有沒有興趣,自己唱?”
等從音像店逛了一圈出來,朱鎖鎖到底還是沒有買什麼,倒是李勇自己買了一張《我很忙》。
無他,現實中一直白嫖,現在正好碰上了,就支持一張銷量好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C位是殿下的(娛樂圈) 養成的卑微皇子登基了 重生後我有旺夫命 謀臣夫人嬌養手冊 渣男寵妻不歸路 豪門靈婚甜蜜蜜 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 心頭好+番外 越放縱越蘇爽(快穿) 穿書之護國公主 哎呦我的喵大人+番外 重生的我,掌握了升官秘訣 六零年代養兒記 重生高武:開局綁定财富值系統 技能那麼怪,我不會是詭異吧? 姬玖[快穿] 避孕藥失效,我懷上了億萬總裁的繼承人 社恐在修仙界沉迷基建 煙火大明 這個反派大佬我不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