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這都是一派胡言!
甘露殿的氣氛略微有些沉悶。
雖然這些事都遠遠還沒發生吧,但畢竟大唐的國号都被革了。
此乃竊國也!
但要是再仔細看看,這竊國者身份又頗有些微妙,曆侍兩代大唐皇帝。
國事乎?家事乎?天下事乎?
貞觀群臣們心中憋悶之餘又有些茫然了。
畢竟那武氏女如今不過十餘歲尚且懵懵懂懂,何能怪乎?
李世民也不再得意,光幕随口所說,但在他的眼裡是從沒停歇過的刀光劍影。
魏晉南北朝的王室更疊是最好的範本,但凡國号易更皇室變動,随之而來的必然對前朝宗室的大肆屠戮。
任用酷吏,扶持武姓子弟,這狄仁傑起步就是一個謀反的帽子,可想而知彼時朝堂是個什麼樣子。
輕歎一聲,李世民此時反倒是對後世所歎的那句俗語覺得愈發貼切了:
“此還真可謂,崽賣爺田不心疼。”
眼見夫君和諸位大臣興緻都不高——尤其是自己兄長,本來圓圓的大臉都快皺成一個橘子了,相當顯眼。
于是長孫皇後方才猛然驚覺:
昔日夫君每隔三月經常會興緻頗高的與她分享所見。
後世千載之變化,子孫百世之興衰,偶爾還穿插一些什麼江東十萬大帝之類的俏皮話。
但最多的還是對那些貞觀将領發自内心的歡喜。
李靖、蘇定方、劉仁軌、王玄策等等的名字都被長孫皇後記在心裡。
諸位老臣的結局也不經意間入了長孫皇後之耳,既慶幸于杜如晦免去死厄,也苦笑于侯君集與李承乾之謀反不遂。
但奇怪的是從未聽夫君說過兄長長孫無忌如何。
長孫皇後是不相信兄長能一直沉寂的,若是按後世所說她貞觀十年薨,榮寵暫退的情況下夫君又是個念舊情的,複出幾乎是一定的事情。
隻是如今聽這…後輩的調侃,似乎絕非好意。
雉奴聯武家女對抗兄長,莫非……
僅僅靠着夫君的避而不談和兄長的表情,長孫皇後便已經猜了個七七八八。
暗歎一聲,此事還是等到之後請兄長來宮中用膳再行說過吧。
當下長孫皇後笑道:
“這狄仁傑倒是個易于變通善為事之人,且還是太原人氏,陛下倒是可依此而尋了。”
李世民哭笑不得:
“其人多半還是稚童……罷了,回頭尋一尋便是。”
“至于這承認謀反之事……”沉吟了一番,想起來後世曾調侃的唐漢相似的說法,沒想到就連酷吏手段也是如此。
但是再想想這武氏終歸還是因自己兒子掌權甚至還去封禅泰山了,心中頓時又有點郁悶:
“若不承認謀反,多半便要死于獄中。”
“既如此還不如先行應下,再想辦法尋人去找那武……氏小娘,申訴冤情。”
“而這武氏女若不想酷吏和外戚把持朝政,定然會保下這狄仁傑。”
這些權力争鬥和玩弄權術的蠅營狗苟手段李世民隻是不太屑于用,并非不懂也。
說到這裡李世民反倒又有點恨子不争了:
“那大理寺能積壓案件一萬七千餘宗,可見政事之怠惰也!”
一年斷案一萬七千而無冤假錯案,在李世民看來可能性無非兩種,要麼這狄仁傑真的是斷案奇才,要麼這些積壓案件多半皆非什麼疑難雜案。
根據現實來看的話,兩者皆有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中一窺兒子的治國手段,李世民隻能說不怎麼滿意。
而在旁邊,閻立德也臉帶促狹笑意拉了拉自己弟弟的袖子:親手提拔一個名臣诶。
閻立本目不斜視專心作畫:
時光不等人,他如今要做的可是成大唐丹青聖手,貞觀親臣,根本沒興趣苦熬到二十年後。
彼時仕途有起色又如何?身子骨都不知道成啥樣了,還不如在貞觀奮鬥一番。
陛下成千古一帝,自己成工筆畫之泰山,不比那所謂的黜陟使要強百倍?
【出手關押狄仁傑的是武周時期著名酷吏來俊臣。
武則天統治的武周時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酷吏政治”,來俊臣就是最鋒利的一把快刀。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目标:修仙界第一富婆 廟堂下的江湖 浪花與姥姥的漂亮房子 神奇寶貝:大師系統 似驕陽少年錄 文娛:剛分手就和女明星進了酒店 病弱首輔的錦鯉妻 綠茶女配拿了退婚劇本 原來夫人才是最強大佬+番外 她的溫柔在外表 在情敵面前A變O後我懷孕了 封神之清平遊記 替補神使 (家教同人)綱吉的悲劇進化史 宅鬥冠軍穿成年代文女配[七零]+番外 女配人設又崩了 青梅令(重生) 司宮令 漢秋蝶 隻要你是大佬你就是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