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不給的你不許争
“乞除罪名!嘿。”
龐統搖搖頭:
“看來這武曌對自己所為如何,倒是清楚得很。”
滿眼所為猶如一場鬧劇,臨近收場要複歸正軌時,不去擢俊才治天下與百姓謝罪,反倒是提前開始思量死後去往泰山府君處打點之事了。
他看到的是一個已垂垂老矣懼死的婦人,而非是能夠雄率萬疆百邦的國主。
這時候張飛弱弱舉了下手,眼見大哥目光瞟過來,措辭也愈發小心道:
“俺雖不曉得三官九府是何物……可這老太太不是崇佛的嗎?”
被這麼一提醒衆人倒是也恍然驚覺:
您可是登基時候還說自己是彌勒轉世的呢,怎麼此時欲求除罪又反倒不執佛禮了?
一時間衆人也是有啼笑皆非之感。
簡雍走南闖北見得多了倒是不奇怪道:
“其行亦如民也,廣祭百神但求一靈也。”
孔明如今對這些相當不感冒,搖搖頭道:
“若早時能勤勉圖治,其名或不輸于和熹皇後。”
龐統劉備一頭認同。
去歲聽光幕說起張衡蔡倫等科學大家後,閑暇時幾人聊了聊就難免說到孝和皇帝的這位皇後來。
身為雲台二十八将之首鄧禹的孫女,和熹皇後鄧綏與這武曌類似執政十六年。
隻不過并未改國号,而是以“女君”之名親政,留下了一系列功績。
内平羌亂,外征烏桓、鮮卑、南匈奴。
上可擢蔡侯造紙、命張衡解天文,下能撫社稷救災民。
而且咱大漢的和熹皇後那可是實打實重新将西域納入漢家之手,而非這唐之二聖反反複複。
時人稱贊,和熹皇後有“興滅國”之能,“繼絕世”之功。
論位置,和熹皇後确實不如這老太太野心狠辣。
論功績,和熹皇後執政時随便單拎也強逾百倍。
法正擡頭反駁道:
“和熹皇後上不愧對孝和皇帝,下不違背社稷民心,不以萬乘之國為兒戲,平國家厄運于累卵。”
“豈是這般人能比的?”
法正這般說法引得更多人頻頻點頭贊同,引得魯肅也站在公允角度道:
“若讓某來選,即便和熹女君親政時天災不絕,但彼時上下一心複漢之興,絕好過看這武周老太太驕奢淫逸,以酷吏制百官,且還需擔憂卷入李武之争,做事絕難矣。”
魯肅之歎也讓衆人一起贊同,至少如今看來若處這武周,身家性命都難以得到保全,更遑論做事也。
……
甘露殿中李世民趨近仔細瞧了瞧那投在光幕上纖毫畢現的金簡,連帶着上面每個字都看的無比清楚。
最終方才搖頭歎道:
“東西不錯,可惜乃死物也。”
從後世獲之來看,這世界上壓根就沒有什麼三官九府。
或許,李世民稍帶惡意的想,也可能壓根就是仙君們不想除這個“國主”之罪。
這武則天欲除之罪,罪在何處或衆口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罪絕不在仙家的三官九府處。
“金簡求除罪于天,何如效漢武頒诏于天下?”
李世民評價了一句,随即退回榻上安坐,對其已了無興趣。
不過旋即便起了一點特殊心思:
“此物都能成鎮館之寶,也不知朕可有何物什留于後世,鎮于何處為寶?”
“不過這般說來,金可不朽,不然朕也留一金簡帶入墓中?”
“不過題何字為好呢?”
【從理論上來說,有着血海深仇的武李二家是絕難和好的。
同樣還是從理論上來說,要是兩方有着共同且空前強大的敵人,那麼舊怨就都不是事兒了。
那麼兩方的共同敵人是誰?那當然是武則天…啊不對劃掉,那當然是精通唱跳且口舌功夫過人的張氏兄弟。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司宮令 女配人設又崩了 似驕陽少年錄 隻要你是大佬你就是我爹 宅鬥冠軍穿成年代文女配[七零]+番外 替補神使 文娛:剛分手就和女明星進了酒店 原來夫人才是最強大佬+番外 綠茶女配拿了退婚劇本 封神之清平遊記 目标:修仙界第一富婆 神奇寶貝:大師系統 廟堂下的江湖 病弱首輔的錦鯉妻 (家教同人)綱吉的悲劇進化史 漢秋蝶 在情敵面前A變O後我懷孕了 浪花與姥姥的漂亮房子 青梅令(重生) 她的溫柔在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