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就按史相公所言去辦!
朝廷戶部官員們伸長頸等着餘玠搞定四川私鹽,他們好去發财,花差花差。
孟之祥販賣私鹽,如果戶部官員去追究---這不是問題,孟之祥再厲害,實力僅限于四川,他的私鹽賣到京湖,直到江南的金陵,都是其私鹽傾銷的範圍,捉他把柄很容易。
真要是捉他,很可能出現“堂下何人,竟敢狀告本官”的慘劇發生,坐堂者,正是當朝第一人,右丞相兼樞密使史嵩之,戶部官員想求财不假,可不想死。
他們想利用餘玠做刀,沒想到餘玠也是個聰明人,對于四川鹽政,他理都不理,戶部官員着急着,就鼓動禦史去彈劾餘玠,逼他去理四川鹽政。
禦史們的彈章到了朝廷,朝廷必須回應的,正常程序是被彈劾官員首先自辯,若是過關,則不需要進入下一個程序---由朝廷派人審理,判個是非曲直。
但四川路遠,一來一回可能三個月不止,哪來得及?官家就示意兩府即政事堂與樞密院先駁了禦史的彈章再說。
禦史們說餘玠屍位素餐,不理四川鹽政之事,此時兩府以史嵩之為主導,範鐘為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高定子為參知政事,史嵩之主張是一動不如一靜,他認為四川鹽政之事複雜,什麼人敢去收鹽稅?又能收上多少鹽稅?
強行安排朝中人員去組織收鹽稅的話,隻怕會引發朝中官員的不滿。
他這話不無道理,很現實,鞑靼人一來,什麼問題都出現,倒不如不管了。
而高定子則不同意史相公的看法,高定子者,字“瞻叔”,邛州浦邱人(四川邛崃市),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博通六經,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先任郪縣主簿,累官到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他認為國家鹽稅重要,四川鹽政乃是重中之重,隻聽高相公冷笑道:“不知道諸位相公可知臨安府鹽價如何?”
衆相公搖頭,這種升鬥之事,可不是他們這些大爺們所關心了解的。
“鹽價昨天降了十文錢,這降價是好事嗎?非也,這降價乃是臨安府鹽販子進到了四川的私鹽,四川鹽傾銷的結果,這背後就是國家稅收的流失!”高定子怒道!
史嵩之默然,堅持自己的意見。
兩相争朝,範鐘和稀泥道:“且聽聖裁吧!”
于是三位相公去見官家,訴說他們意見不統一之事,官家當着他們的面,旗幟鮮明地道:“就按史相公所言去辦!”
高定子臉漲得通紅,正要力谏時,官家适時讓小黃門拿了份奏折給他們看,說此乃餘待郎的秘密奏折。
奏折是餘玠向官家彙報四川之事,當中有涉及鹽政之事,餘玠說他通過做了一些工作(沒說詳細),确定能夠一年能夠拿到鹽的相關收入為一百零八萬貫(原為一百萬貫,餘玠要孟之祥給他一個好意頭,孟之祥豪氣,一下子給多八萬貫錢),如此朝廷以後可以少給他一百零八萬貫錢的軍費!
“鞑軍沒有入川時,四川共收獲多少萬貫的鹽稅?”官家示意小黃門拿來之前的記錄給大夥兒看。
哦,是八十七萬貫錢!
再有,京湖和江南地區目前的鹽稅尚可,沒有出現很大的流失,表明私鹽的沖擊有限。
這下高定子無話可說!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夏日限定 曽宅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我醉欲眠 第一天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千千結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日出 言不由衷+番外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七月柒 畫春冊+番外 一劍修魔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我拿鬼當提款機 芳時歇 非物質遺産 天道如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