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宋軍,正在過着劍門關,劍門天下雄,山河依舊,物是人非,過去的官兵,無不神情激昂,一些人更是情自禁,默默流淚,甚至有人痛哭出聲!
這些人往往與鞑靼人有着血海深仇的,多少年了,王師終于北伐,總算能夠出一口悶氣!
為了攻擊鞑靼人,餘玠調動軍隊為重慶帥府帳下三軍(安西軍、保定軍、飛捷軍)出兩軍安西軍和保定軍一萬人,由都統制張實指揮,作為親衛,護翼着他的安全。
北伐主力是青居軍,出兵一萬三千人,由孟之祥親率,作為前鋒接應,他們的部隊在過劍門關時,反倒平靜,這是他們多次來往劍門關,甚至到達興元府郊外,都習慣了。
除此之外,還有譚淵、楊大淵、蒲元圭、楊文等一批宋将率兵達到二萬,總兵力為四萬多人,發民夫三萬,浩浩蕩蕩,士氣振奮,多數人想着痛打鞑靼人。
不過,無論是餘玠和孟之祥,心中有數,并不看好此戰,隻是一種武力遊行,向鞑靼人示威,給朝廷一個交代。
因為宋軍,隻準備了二個月的糧食。
預計行軍半個月(可能不一定需要,但料敵從寬),戰鬥一個月,還有半個月退兵,如此而已!
積蓄糧食不易,運輸更不易,一來是蜀道不好走,二來民夫也不好找,找來的都是健壯的,想的是萬一事不諧時,他們要上到戰場頂着用,而且健壯也跑得快。
大軍出動,楊大淵領兵五千為先鋒,沿金牛道行動。
從北方入川主要走三條道路,分别是荔枝道、米倉道和金牛道,當中金牛道是大路最好走,其它二條道路,則行動困難,鞑軍易于防守(當鞑軍攻打宋軍時,形勢反轉),因此大軍出動,多走金牛道。
楊大淵起初還算順利,但過了廣元,接近金牛堡邊境後氣氛就不同了。
道路被破壞,橋被拆掉,到處無人煙,更不用說糧食與物資,那是片闆皆無,鞑靼人連路上的門闆都給拆掉了。
不僅如此,宋軍小隊遇襲,有兵員和民夫失蹤。
很明顯地,鞑靼人遂行堅壁清野和偷襲之策,他們埋伏起來,伏擊宋軍,更組織起由數支小隊騎兵組成的遊擊隊,埋伏在各處,對落單的宋軍進行攻擊。
他們猛烈突擊,來如影,去如風,采用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遊擊戰術進行偷襲。
不過楊大淵也不是吃素的,營外出動時總是上百人出動,當中夾有數十人的弓箭隊,在打柴和取水時警惕四顧,遇襲時即時開弓攢射,結果鞑軍偷雞不成反蝕一抓米,死的比宋軍的多。
鞑軍騎兵射箭,但步弓比騎弓強,亂箭射去,鞑軍往往不敵。
很搞笑地,号稱善于騎射的北虜反倒在弓箭上被宋人壓倒,這是不争的事實!
宋人在騎射上吃了大虧,騎兵不好搞,弓箭還搞不過北虜嗎?
因此軍民齊練射箭,軍官抓得緊,士兵勤奮練,而民間則有大量的弓箭社,民衆練射箭蔚然成風,當初有人檢舉揭發孟之祥在軍中結社,孟之祥搪塞為“鐵血弓箭社”,結果被朝廷采信,當然也有朝廷不欲深究的緣故。
這樣練習射箭,箭法很可觀,加上宋廷制造弓箭水平勝過北虜,雙方對射,北虜自金人至鞑靼人,都敗下陣去。
楊大淵立于寨門,看着己軍的樵采小隊回來,兵者無小事,每一條生命都值得将軍去珍惜。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畫春冊+番外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千千結 非物質遺産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日出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我拿鬼當提款機 我醉欲眠 天道如俠+番外 一劍修魔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曽宅 芳時歇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七月柒 言不由衷+番外 第一天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夏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