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濱江山城夔州(四川奉節)城裡依舊有不少地方燈火閃現。
夔州乃夔州路的治所,随着鞑靼人的入侵,民衆東撤,夔州城繁華了不少。
城東的一座雙層小樓,二樓處,一位穿着紅袍的中年官人正就着燭光揮筆疾書。
他下值回來,吃過飯,官袍未脫,工作至今,可謂勤勉。
夜風吹來,江濱的寒風讓官人不禁打了個噴嚏。
他站起來,舒展一下手臂,走到窗邊,看着夜幕下黑漆漆的城市的燈光思索着。
這個官人正是夔州路轉運使高椿年,紹定五年(1232年)進士,湖南零陵人,他正在寫着關于餘玠、孟之祥的監察報告,要給朝廷發去。
在地方監察制度方面,宋朝建立了與路、府州二級相适應的監察體系,并且對地方監察體制自身監察進行了強化,是二級層次結構,分為路級與府州、軍、監級。
府州、軍、監級的監察機構主要負責監察本級官員,同時轄區内的縣級官吏負有按察之責。
路級監察機構包括提點刑獄司、轉運司、提舉常平司,《大宋提刑官》中宋慈提點刑獄司的官員,人稱宋提刑,他可以對轄區的内案子重審等,這就是一種監察。
這些路級監察官員被統稱為監司,而府州、軍、監級監察機構稱為通判廳。在宋朝你經常能夠聽到一個官職就是通判,比如蘇轼曾經擔任過杭州通判。
高椿年為朝廷設在四川路的監司之一,所任的夔州路轉運使除擔負夔州路财物賦稅外,還帶着考察地方官、維護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能。
朝廷知道其清正,剛直不阿,因此特别委托他監察餘玠、孟之祥這兩位大員!
也隻是個監察,真要是他們犯了事,以他們兩人的地位,要不召回臨安府行在,要不由朝廷派出大員來處置,輪不到高椿年來處置。
重任在身,高椿年認真履職,經過數年來觀察,他發現餘玠無用監察,孟之祥則監察無用。
餘玠此人清正廉明,他主持四川路的軍政事務,對于打敗鞑靼人念茲在茲,一心撲在工作上。
他經手的軍費巨大,卻不沾一文。
是的,他有一些灰色收入,但賬目清楚,全作公用!
他積極與人交流,卻從不拉幫結夥,秉公辦事。
一句話,餘玠實在無愧為我輩讀書人的楷模。
對于他,無用監察。
而孟之祥,戰功卓着,問題多多。
然而,哪怕是高椿年一再向朝廷報告,卻不見朝廷處置,可謂是監察無用。
比如,孟之祥瘋狂地販賣四川私鹽,獲利巨大!
他家的運鹽船在長江上暢通無阻,光天白日下運到了建康府卸鹽,把碼頭給堵了,以至于知建康府的趙相公要他收斂點,他卻狡猾地說是給他家用的鹽。
家用的鹽?!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非物質遺産 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七月柒 日出 我醉欲眠 夏日限定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一劍修魔 千千結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芳時歇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畫春冊+番外 第一天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我拿鬼當提款機 言不由衷+番外 曽宅 天道如俠+番外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