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在高達的率領下打出了軍威,過河的上萬鞑軍十停被殺剩一停。
如果忽必烈不逃,他要死掉,要不被俘。
當時高達就在軍中,眼睜睜地看着忽必烈坐船逃掉,讓他不由得扼腕長歎。
大好良機,就此錯失!
要知道忽必烈乃蒙古宗王,其血緣與蒙古大汗最接近,其尊貴還甚于孟之祥以前幹掉的宗王抄合與也隻烈,如果捉到他或者俘虜他,真可為不世之功也。
忽必烈雖逃過一劫,卻被宋人嘲笑曰:”宗王來石台,來時乘大舟,歸時坐爛舸!“(ps:舸者,小船也,爛舸者,破爛的小船)
他來的時候很威風,逃跑時坐着小船,不成體統,可見其狼狽。
此戰殺得鞑軍顔面掃地,事後追究,以張柔決策失誤而論罪,張柔也上了請罪的折子,要求解除自己軍權,讓他回鄉養老。
想離開,回鄉當個富家翁,想得美!
鞑子自然不滿意,他們的戰友很多人死在陣中,把張柔恨得牙癢癢的,叫嚣着要砍他的頭以謝天下,安慰那些戰鬥中丢命鞑子的家人雲雲。
結果張柔告老還鄉的折子被忽必烈退還,他對衆人道:“勝負乃兵家常事,張德剛(張柔的字)之敗,不在于其,而在于敵,敵軍出人意料地強大,我軍敗北不冤!”
遂不罪張柔,着其思考破宋良策,确保萬無一失。
忽必烈之所以不降罪張柔,主要是忽必烈咎由自取,當初軍議确定第二批過江人員時,張柔表示由他率軍,然而忽必烈為了榮耀,迫不及待地決定由自己第二批過江。
如果張柔率大隊漢軍先行過江,則鞑子不會死那麼多的。
忽必烈自己的決定,怎麼可以怪罪張柔,他還要不要臉?
真要是怪罪了,隻怕他在漢人當中盡失人心。
張柔知恥而後勇,計劃盡快解決目前的僵局。
他認為,當面之敵高達不能惹,高達深詣“兩孟”作戰戰術,大膽勇猛,百戰不折,其實也不是沒有戰勝他的機會。
鞑軍雖然受挫,但主力尚存,而這支主力,絕不是高達那些後方軍隊所能對抗的。
然而,鞑軍不利之處在于沒有補充,且時間不在他們這邊。
如果與高達硬戰,哪怕勝利也是不可取的。
得另覓它法,不過張柔派去祁門、黃山(呂文德防區)東南的衢州、金華等地的探子回報說宋軍在那裡駐防,派出的軍隊乃高達部将,他們采取了與高達一緻的作戰方法,即破壞道路交通,堅壁清野等。
此路不通!
張柔的手指在地圖上拖動,他仔細地思索着破敵良策。
往東通向臨安的道路都被宋軍駐紮,無論是呂文德還是高達,都不好對付。
嗯,石台邊還有條長江,要是能夠利用長江水運之利,通過長江繞到宋軍防線之後,或許我軍有機會……
他喚來四兒子張弘彥,吩咐他去長江邊巡察,看看情況。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Beta不卑微倒追後,渣A卑微了+番外 我醉欲眠 一劍修魔 七月柒 被剖腹慘死,重生後王妃掀了王府 天道如俠+番外 芳時歇 開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夏日限定 曽宅 穿成反派炮灰雄蟲後[蟲族] 非物質遺産 我的熱情僅限于你 日出 千千結 言不由衷+番外 [清穿]三朝太妃+番外 我拿鬼當提款機 第一天 畫春冊+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