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我與年輕的太爺爺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途。一路上,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行至半途,忽遇一位面容愁苦的路人。他腳步虛浮,手扶額頭,艱難地走着。太爺爺見其狀況不佳,便上前詢問。
路人唉聲歎氣地說道:“我這頭疼欲裂,顱息難安已經數日,整日昏昏沉沉,痛苦不堪。”
太爺爺聽後,仔細觀察了路人的面色和脈象,心中已有了判斷。太爺爺說道:“你這病症,乃是肝郁氣滞,氣血不暢,上擾清竅所緻。我可為你一試針刺之法,或許能解你這顱息之苦。”
路人聽聞,眼中燃起一絲希望,忙道:“多謝恩人,若能治好我的病,定當重謝。”
太爺爺微微一笑,說道:“治病救人,本是醫者本分,無需言謝。”說罷,太爺爺讓路人坐下,開始尋找顱息穴。
太爺爺解釋道:“這顱息穴,位于耳後,當角孫穴與翳風穴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此穴名中的‘顱’,指頭顱;‘息’,有安甯之意。因其所在位置靠近頭顱,且針刺此穴能使氣血平和,讓頭顱安甯,故而得名顱息。”
太爺爺取出随身攜帶的銀針,精準地刺入顱息穴。随着太爺爺輕輕撚轉銀針,路人漸漸感覺頭部有一股溫熱之氣散開,原本緊繃的神經也逐漸放松下來。
片刻之後,太爺爺起針。路人驚喜地發現,那折磨他多日的頭痛竟然減輕了許多,頭腦也變得清晰起來。
路人感激涕零,連連道謝。太爺爺叮囑道:“日後還需注意調節情志,避免過度勞累,方能保這顱息之安甯。”
告别路人後,我好奇地問太爺爺:“為何這顱息穴有如此神奇之效?”
太爺爺耐心地解釋道:“顱息暗示讓頭顱休息的意思,這個穴位屬手少陽三焦經,針刺此穴能疏通三焦經氣,調節氣血運行。肝郁氣滞所緻的氣血不暢,上擾頭顱,通過刺激顱息穴,可使氣血通暢,頭目清明,顱息自安。中醫之妙,就在于此,以穴位之能,調身體之衡。”
我望着太爺爺,心中對中醫的神奇充滿了敬佩,也更加堅定了學習中醫的決心。
這一路上,陽光依舊明媚,而我與太爺爺的腳步,也因這一次的救人之舉,變得更加堅定而有力。
“顱”,顧名思義,指的是頭顱。頭顱乃人體之重要部位,包含着諸多關鍵的組織和器官,如大腦等。在中醫理論中,頭顱被視為“精明之府”,是神志活動的中樞所在。
“息”,有平息、止息之意。當我們将“顱”與“息”相結合來理解顱息穴時,可以想象此穴有着平息頭顱部位各種不适和病症的作用。
從中醫經絡氣血運行的角度來看,顱息穴所處的位置恰是氣血流注較為集中和關鍵的區域。當人體氣血運行失調,尤其是在頭顱部位出現氣血紊亂、邪氣侵襲或者正氣不足時,就容易引發各種病症。而顱息穴就像是一個調控氣血的樞紐,能夠通過調節氣血的運行,使頭顱部位的氣血恢複平衡與和諧,從而達到平息病症的效果。
比如,當人體遭受風邪侵襲,導緻頭痛如裂、頭暈目眩時,顱息穴發揮其平息作用,疏散風邪,調和氣血,使頭痛和眩暈得以緩解,即“顱息頭痛”。對于耳鳴、耳聾等耳部病症,顱息穴能夠平息耳部氣血的逆亂,疏通經絡,讓耳竅重新恢複清明,故曰“顱息耳鳴”。
在情志方面,若肝氣上逆、心火亢盛導緻心神不甯、失眠多夢等症狀,顱息穴可以平息上亢的肝氣和心火,使氣血歸于平靜,心神得以安甯,實現“顱息失眠”的治療效果。
對于小兒驚風抽搐,多因熱極生風或肝風内動所緻。顱息穴能夠平息内風,鎮驚安神,緩解抽搐之症,此乃“顱息驚風”。
顱息穴的穴名明确地提示了其主要功能在于平息頭顱部位的各種異常。通過刺激該穴位,激發人體自身的調節機制,調和氣血、疏通經絡、扶正祛邪,從而有效地治療與頭顱相關的病症。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羅浮迎暄随志 都是糜爛的人心惹來的 天!誰家小少爺上來就投懷送抱 你們繼續虐,别帶上我行嗎 藿藿與尾巴的怪談之旅 全師門反派,唯小師妹發癫變态 開局系統加趙雲,又來典韋和許褚 快穿之從樹身開始修煉 冤種大哥要下鄉,白眼狼你們哭啥 甯得雲深,今宵夜長 你随清風入我心 魔女小姐,我真的超弱的! 靈散山河 接手湖人從老詹4萬分開始 萌寶攜熊崽闖天下 拒跪之始,再踏修真路 斬妖,我絕對認真 同桌說:你壓到我頭發了 娘娘封心鎖愛,皇上深陷火葬場了 惡毒炮灰禁止美人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