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在考察期間,他們跟踩了狗屎運一樣,發現滬城最大的商場内一間店鋪在重新招商。為什麼說是狗屎運呢?因為作為滬城最繁華的、吃喝玩樂一條龍的商場,不僅滬城人自己愛去裡面逛,外地來滬城出差或遊玩的人,不去金陽廣場轉一圈,買點東西,也不好意思回去說自己去過國際大都市。商場每天要接納數萬顧客,商戶自然跟着受益,有些商家經營得好,完全是日進鬥金,所以隻有外面的商家想進駐,裡面的商戶還沒幾個想出去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就算偶爾有一兩個商家要撤出,恐怕消息還沒傳出來,就該讓消息靈通的人拿走了。郁白文和許昕華初來乍到,雖然看見金陽廣場的繁華很是心動,卻也沒有把它當目标,他們的目标還在新建的那幾個商場,還有兩個馬上要完工的商場間徘徊。至于為什麼一定要盯着商場,許昕華和郁白文也商量過,他們進軍滬城,用的還是當初在東省的模式,先開店,打響名氣,再把公司搬過來,大力發展加盟商。而在滬城開店,跟在羊城時又有些不同。滬城人眼光高,人家作為全國唯一的國際大都市,也有驕傲的資本,有些滬城人連首都也未必看得上,更别提其他“鄉下”地方,受這個大環境影響,許昕華他們想打開滬城的局面,得先把自己包裝一下。提升逼格不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說起來也有點心塞,改革開放初期,國内環境不甚明朗,外商想進來投資也沒敢大刀闊斧,大家都在試探,那個時候,大家一緻認為中外合資,共同創辦企業最保險。那個時候進入内地投資的外商,以港島地區居多,東省與港島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越,羊城也由此成為最受外商歡迎的城市。如果要投資,選擇已經有了個人産業的合夥人注資,肯定比其他方式更省時省力,并且能在最短的時間内實現盈利。郁父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下海,很快辦起了服裝廠,毫不誇張的說,外商最喜歡的就是他這種白手起家,有一定能力,然後因為資金問題限制了産業發展的合夥人。有次許昕華在郁家吃飯,郁父說起這個,一臉笑容的講當年招商辦的人為了勸他接受注資,平均每個月來他家做一次客,結果他沒答應,那人就把他妹妹給拐走了。不過辦事員變成了親妹夫,郁父依然沒有接受投資,但是當年接受了注資,一個個變成政府寵兒的同行們,卻也不過風光一時,外商撈夠了錢,随着國内形勢一片大好,就不再合作了,他們自己創辦了獨資企業,合資企業不過是過牆梯罷了。反倒是郁父這塊“又硬又臭”的石頭,這麼多年屹立不倒,近兩年轉型,俨然又要成為羊城本土企業的領頭羊,為羊城政府“扶持本土企業和招商引資兩手抓”政績報告上有力的證明。許昕華一開始并不知道欣榮有這麼多經曆,但她選擇跟郁家長期合作,有一個原因就是欣榮沒有那麼多複雜背景。也許現在大環境就是這樣,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以“外”為榮,本土企業很難得到重視和優惠政策,其實許昕華能夠理解,經濟倒退了十年,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光憑本土企業,根本滿足不了國家建設的需求。說白了都是因為窮,沒有錢,做不了基建,沒錢扶持民生,百姓生活貧苦,沒錢進行科研和軍事建設,國家和人民沒有安全感,國際上發生一點動蕩便全國惶恐。而外商是來幹嘛的?他們來賺錢,也給政府送錢,創辦實體企業還要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養活一大批吃不飽飯的百姓,政府和百姓能不歡迎嗎?所以,基于現在的環境,許昕華能理解這個時代的“崇洋媚外”,隻是她又不能不去想幾十年後的國家。上輩子的生活環境,許昕華是幸福并滿足的,以前沒有參照物她都覺得滿足,現在拿當下的生活條件做對比,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隻是生活幸福的同時,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舉個例子,許昕華兩輩子都是愛美人士,上輩子工作之餘上網消遣,最喜歡看各種美妝視頻,有一天她看到一個美妝博主因為發現了好用的國産美妝,居然感動到哭了,那天許昕華看着自己滿滿當當的化妝台,裡面有貴的,也有很便宜的産品,卻沒有一件是國産的,她當時就沉默了。服裝也一樣,明明遍地是工廠,一家網紅店鋪每年的營業額上億,卻沒有一個真正拿得出手的國産品牌,全世界都在提倡自主設計,自己的國人忙着各種山寨模仿;還有些明明是本國的創辦人,非要去國外買條生産線,包裝一下變成“外國品牌”,然後再運回國内傾銷,甚至還有的直接就“出口轉内銷”。許昕華上輩子其實也是随波逐流的一員,現在卻希望能做一些改變,即使隻能改變百十個人。但是知道卻什麼都不做,就等于推波助瀾了。許昕華和郁父的理念相同,包括郁白文也一樣,所以大家才能達成合作。但現在他們堅持的東西,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發展,欣榮要是能沾上一點國外背景,再改一個洋氣的英文名,稍稍宣傳一下,就能變成令人追捧的“國際大牌”,說不定連金陽廣場都會主動邀請他們入駐,以此提升商場逼格。更何況眼光極高的滬城人?可惜不管許昕華還是郁白文,都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甯願發展慢一點,也不想去借這種光。不想挂羊頭賣狗肉,那就隻能裝逼了,做出一副财大氣粗、資本雄厚的樣子,一上來就進駐各家商場,靠砸錢刷起來的逼格也算逼格嘛,應該也能唬住人。所以許昕華一行人到了滬城,便在各家商場轉悠,去金陽廣場隻是臨時起意,存着“取經”的想法,結果到了商場就發現有店面急着轉讓,而且正好是服裝店。這個時候,國人其實還沒多少名牌意識,大概是因為生活還沒有完全滿足溫飽,隻有脫離了溫飽線,衣食無憂,才會有更高的追求,物美價廉的國産服飾,才是大多數國人現在的選擇。有需求才有市場,上輩子人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國際品牌,現在基本上還沒有進入大陸市場,金陽廣場因為投資人是外商,通過投資人的牽橋搭線,商場才能引進幾家國際品牌,所以它成了全國聞名的商場。但現在有了個缺口,再想引進國際品牌,就沒那麼容易了。國内倒是也有服裝品牌,大多是像欣榮這樣有自己的生産線,由于成本低了,定價自然高不到哪裡去,這些“品牌”能開家店鋪獨立經營,就算很不錯了,金陽廣場堪稱天價的租金,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内。于是,如金陽廣場這樣的高端商場,一時也束手無策了,他們急着把鋪位租出去,許昕華一行人聽到消息也躍躍欲試,兩方一拍即合,當場就簽下合同了。生意不等人,許昕華考察結束就沒時間回羊城,直接留在滬城準備開張事宜,滬城人手太少,隻能她親自盯着。郁白文則匆匆回羊城“招兵點将”了。許昕華在滬城一留,兩三個月就過去了。金陽廣場租金不菲,對欣榮來說卻不算什麼,所以許昕華除了盯着金陽廣場的進度,同時也還在跟其他商場接觸,比如上輩子她都聽過的城東商場,下個月才建成,商鋪可租可賣,現在買還有很大的優惠力度。許昕華跟郁白文打了幾個電話,錢到帳後就以公司的名義在城東商場買了間店鋪——她現在還沒辦法以個人的名義在滬城的銀行貸到款,就隻能為公司謀福利了。郁白文同意買店鋪,則是因為跟他說,公司在滬城有了房産,以後抵押貸款之類的都方便,畢竟他們在這邊沒有熟人,有固定資産就好辦一點了。
請勿開啟浏覽器閱讀模式,否則将導緻章節内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
相鄰推薦:專寵拽妃王爺你要乖哦 我在六零靠養娃走上人生巅峰 快穿之錦鯉炮灰的逆襲 婚心難測 郝先生的顧小姐+番外 除了美貌我一無所有+番外 涼風與熱花雕 代嫁寵妃(重生)+番外 舉愛齊眉+番外 全民皆萌寵 他的深情 孤雲金钗 穿成殘疾大佬的白月光仙妻 系統賜我長生,可我卻隻想尋死 大佬們的病弱嬌美人[穿書] 帶着閨女吃窮豪門+番外 四合院:多子多福開局截胡婁曉娥 小酥糖 手可摘星辰+番外 熾道